四川大竹县乡村振兴微记录之白茶产业链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四川大竹县乡村振兴微记录之白茶产业链

前不久,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,大竹白茶新式茶饮冻干闪萃白茶咖啡在会上正式发布,大竹白茶从川东山区走到了世界关注的前沿。

  

大竹白茶形如兰蕙,色泽鲜润,汤色明亮,滋味醇香。从浙江引种进入大竹,再跨越千山万水返回“家乡”浙江,惊艳亮相世界级舞台。大竹白茶这个“外来物种”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,相隔不过10余年时间。作为大竹县倾力打造的农业特色产业“五张名片”之一,目前全县种植规模已达8万余亩,年产干茶700余吨,产值超过20亿元,成为四川省最大的白茶种植加工区。

从“异乡来客”到“本土名片”,一片树叶是如何从“绿叶子”华丽变身为“金叶子”的?近日,记者走进大竹县万亩茶园,探寻白茶产业的创富神话。

登上团坝镇的茶山,放眼望去,翠绿的茶树层层叠叠,如荡漾的波纹一圈圈从山顶蔓延至山脚。一丛丛白茶树绿意盎然,依山就势起伏蜿蜒,犹如壮阔的绿色海洋。

“如果没有引进白茶,这里的山坡可能还荒着。”在团坝镇大竹县白茶现代农业园区,遍坡白茶树郁郁葱葱。茶园里,团坝镇白茶村党委书记卢华林正和茶农们忙着茶树的管护工作。担任村干部30多年,卢华林清晰记得白茶村产业发展的转折点——2010年,当地人廖红军返乡创业,成立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通过土地流转种下3000多亩从浙江安吉带回的白茶树苗,并号召乡亲们广植茶树。

“浙江的白茶在大竹能养活吗?”“能挣到钱吗?”一开始,大多数村民心里打鼓。为此,廖红军通过组织村民试种和前往浙江安吉考察等方式,打消了乡亲们的疑虑。

“去了浙江,看到家家户户有洋房、有汽车,大家回来后干劲十足。”在廖红军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白茶种植队伍。卢华林也是其中一员,种茶十多年,他对白茶产业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。

“廖总为大家免费提供种子、幼苗,还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。大竹白茶采摘后干叶一斤批发价最低四五百元,最高可达两千元,还有保底收购作为保障。今年,我的十来亩茶园产了200斤干茶叶,产值有10余万元。”卢华林还算了另一笔账,每到忙时,各地还有很多人前来采茶、除草、施肥,仅仅几个月,一个人的劳务收入就达上万元,比去城里打工挣得还多。

“种白茶能致富!”一传十,十传百,许多在外打工的大竹人纷纷返乡创业,办起合作社,开起炒茶厂、包装厂,大竹县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白茶产业链。昔日冷清的山里渐渐有了人气,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色的盛装。通过“公司+基地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经营模式,全县白茶种植现已扩大到13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,参与群众达3000多户。

一片树叶,成就一方产业;一碗茶汤,饮尽人间欢悦。

依托茶园美景,大竹县白茶产业还探索“农旅文”深度融合发展之路,打造了集茶叶种植加工、茶坊茶膳一体的网红打卡地。

近些年,随着白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、名气日渐响亮,“白茶文化”逐渐发展成为竹乡大地的文化“新时尚”。据大竹县茶叶(白茶)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飞介绍,自2017年开始,每到春季采茶季,大竹都会在茶园里举办热闹的“喊山开茶文化节”,四面八方的人们潮涌而来。迄今,被“喊山开茶文化节”吸引来的游客累计超过20万人次。

今年,是“喊山开茶”的第七个年头,大竹县白茶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——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大竹成果转化示范基地”授牌,并签订了数字化大竹白茶生产线组建和白茶品质提升技术服务合同,在数字化茶园技术体系建设、智能化装备升级、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,以茶科技全面赋能大竹白茶,这标志着大竹县白茶产业在通向“产学研一体化”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
“白茶种植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支撑!如今,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,正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力量投入大竹县白茶产业,新式茶饮就是新突破的代表。”王飞介绍,大竹县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,扶持白茶全产业链发展,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帮助引进先进设备,完善生产经营条件。未来,大竹将做大做响大竹白茶区域公共品牌,着力打造四川省大竹白茶现代农业园区,积极建设大竹白茶产业川渝合作特色高效农业带,规划建立川东白茶交易市场,辐射川东、重庆、陕西等地,拓宽销售渠道,力争全县白茶总面积达15万亩,实现年产值50亿元。

一叶成一业。可以预见,不久的将来,白茶这枚小小的树叶还将创造大大的财富,为更多竹乡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【作者】蒲建国 李彦达 兰楯

【来源】达州日报
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Baidu
map